18666586101
傳統的染色工藝都是以水為載體,每染色1Kg織物大約要耗費80-100L水,全球水資源的危機和環保意識的加強,如何少水和無水染色是染整研究的重要方向。因此,無水染色技術值得整個染整行業所關注。
超臨界CO2染色技術1989年由德國西北紡織研究中心E.Schollmeyer發明。該技術采用超臨界CO2作為染色介質,把染料溶解送到纖維孔隙,使染料快速、均勻地上染到織物上,染色結束后CO2又能與染料充分分離,不需要清洗、烘干等操作過程,未利用的染料可回收。
將CO2加熱加壓到既非氣體也非液體的超臨界流體狀態,由循環泵打壓到染料罐和染色罐之間不斷循環,超臨界CO2流體邊溶解染料邊為織物上染。染色條件是20~30MPa,80~160℃,染色時間1h左右,染色完成后剩余染料和CO2均可回收并循環使用。
1991年Jasper公司與德國西北紡織研究中心(DTNW)合作研制了第一臺半工業化的染色機,該染色機容積67L。(見圖1)
1995年德國Uhde(伍德)公司和德國西北紡織中心(DTNW)合作,開發了一臺具有染液循環系統的設備,其染色釜容量為30L。這臺設備1995年在意大利米蘭紡機展上展出,1996年又在日本大阪舉行的國際紡機展上展出,受到廣泛關注。后來伍德公司不斷對設備進行改進,于1999年推出了改進后的設備。(見圖2)
1997年,歐盟資助了一項三年期的超臨界流體染色研究項目SUPERCOLOR。主要研究由法國紡織研究所承擔,設備由瑞士齊木特(Chematur)公司承擔制造,并命名為“Rotacolor”。設備容積為7L,承壓400bar,加熱溫度150℃。(見圖3)
2005年荷蘭代爾夫特科技大學研制了一臺40L的超臨界流體經軸染色機取得了成功。(見圖4)
2008年,荷蘭Dyecoo公司,首次進行了超臨界CO2染色設備的商業化運作,并與2010年為泰國Yeh集團提供容量達100-200磅的經軸染色裝備系統,并可進行一定規模的商業化生產,2011年批量上市。
(圖:Dyecoo 公司的無水染色機)
Dyecoo公司和Yeh集團公司合作開發的這臺設備將是全球第一臺真正意義上的超臨界染色生產型設備。
(圖:泰國Ye集團網站)
2012年阿迪達斯與泰國YE集團合作,推出了第一款無水染色的T恤,命名:DRYDYE。下面是當時阿迪的宣傳圖及視頻(2012年夏季阿迪銷售了首批5萬件無水印染T恤):
2012 年,Nike對荷蘭Dyecoo公司進行了投資,并用于無水染色運動衫等產品的開發。對無水染色命名:ColorDry。
同年,染化巨頭亨斯邁和荷蘭DyeCoo公司聯手開發CO2超臨界染色技術。
(圖:荷蘭Dyecoo公司網站截圖)
2013年,Nike主要合作伙伴臺灣的遠東新世紀公司也投資并購買了荷蘭Dyecoo的設備并進行Nike公司ColorDry面料的研發與生產。
中國近幾年也在積極研究無水印染技術,Dyecoo的無水染色現在僅限于聚酯纖維,天然纖維(如棉、麻、羊毛等)的前處理、纖維素纖維的染色、其他纖維(錦綸、腈綸等)的染色等方面的無水技術,仍值得我們期待!
廣州市賽尼科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專為布行染廠客戶定制開發面料手感硅油。
成功案例:
1. 廣東中大布行開發親水冰感硅油,奧代爾親水膚感硅油,各種風格棉用硅油等。
2. 江浙地區刺毛面料專用風格手感硅油,錦棉羅馬滑彈硅油,三元共聚嵌段硅油等。
3. 特色增深硅油-手感軟滑增深高至50%為客戶節省染料成本,提高產品附加值。
4. 長期服務15家布行定制各種面料親水、軟滑、挺滑、松軟硅油等手感風格開發。
歡迎布行染廠中間商來樣定制。
掃碼關注賽尼科 獲取更多印染紡織資訊
賽尼科:致力于紡織品手感風格開發,提供各項牢度解決方案,功能性產品工藝設計與提升,積極推動高濃縮助劑的實際應用。免費提供功能性紡織品整理難題技術方案,24小時咨詢熱線:18148619344(微信同號)。主要硅油系列有:冰感硅油、軟滑硅油、挺滑硅油、親水硅油、膚感硅油、絲光平滑硅油、奧代爾硅油、莫代爾硅油、增深硅油、嵌段硅油、三元共聚硅油刺毛硅油、錦棉羅馬滑彈硅油、 連體褲面料專用硅油、低聚物去除勻染劑、印花手感提升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