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66586101
應原色先生之要求來討論純棉紗及滌綸紗的重現性問題,主題是〝(討論)一下讓小樣配方到工廠生產頭缸色差接近4.5級〞,先前己完成了一半,另外的就是滌綸紗的問題,由于染棉紗及滌綸紗有很多關鍵重點不同,但也頗多重點相似,各位先進大師看此報告之后,必認為舊調重彈,了無新意,像老狗玩不出把戲;但本人存著有天有位染色師兄只需要看滌綸紗的這份報告,才不致于一頭霧水,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茲此敬希各位見諒是盼:
A.主題的敘述范圍
主題太大太嚴肅,染廠技術者不就是每天在處理下列事項?
①色差(本貼主題)②色牢度③手感組織外觀及尺寸回縮率④色不均等等瑕疵
大家都知道色差這個議題占技術者大部份時間,如果解決了大部份問題點,就解除心腹之患?因此本人寫這份報告戰戰兢兢。恐怕害死一堆人,就罪過矣!
B.色差這個議題太廣泛,如試色送出予客戶樣不同也叫色差,在原色先生之主題染整界有特殊又很貼切的名稱,那就叫〝重現性(或再現性)〞;同時也為了容易寫文章之故,因而本人未經主持者的同意至為抱歉;
重現性(再現性)在染整廠分三大區塊
①化驗室內部的重現性(再現性)
②化驗室放樣到車間(現場)的重現性(再現性)-〝即是今天的議題〞
③車間(現場)自已內部的重現性(再現性)
●由于今天要談的主題是②,但是也要考慮化驗室內部的重現性差,即是第①項;如果化驗室的重現性不佳,就枉費功夫去論及您放樣到車間的配方準確度了,送出到車間根本不可能取信于現場(車間)。因此這個議題我們勢必要在這個時候一并討論。
●至于第③項由于版面的關系而主題不是這個;因此如有機會將來再予研討;
●此次主題只談染紗,至于染布的影響因素較多且有些因素不盡相同,染布的大師們應會注意才是,染布有一般滌綸紗編織布及滌綸超細纖維布或強捻經減量加工布等等,布復雜度較高,由于不涉及布的主題,因此染布的題材也是等待下個機會請各位大師再予研討;(滌綸拉鏈也沒述及)
●色差-重現性(再現性)與色牢度及染花是不同的形成原因,應分開避免混為一談,目前我們不談色牢度及影響色花的配伍性問題;
唯一的議題就是〝色差-重現性(再現性) 〞
●這次主題也不是T/C滌綸/純棉紗線染色的重現性(再現性)問題,更不是T/C布的重現性(再現性)議題,因此這個題材待下個機會將來再予研討;
●在議題中有談及色差在4.5級;目前色差的量化單位是經測色運算出來的數字,
我目前在查AATCC或ISO或JIS色差4.5級的△E是多少,以前曾經查到,各位大師如能查到煩請公布;我想以量化角度來論,本篇論述色差可以達到數值為△E=0.5以內為根據 (D-65光源CIE-1994 10°度角的量測條件) (見注1)
色郎曾經在染者無疆發表 〝滌綸低彈性絲米灰系列的符樣問題〞與這議題解決小白兔先生滌綸紗重現性辦法,相似之處頗多,看過那份報告的大師們,似乎很啰嗦,敬祈見諒;
注1
色差值為△E的大小我在本論壇:為什么Datacolor測紅色與目視看相去較遠有談及
化驗室內部的色差(重現性)
所謂色差(重現性)差,就是在化驗室今日的配方改天在化驗室重染一遍,結果是兩塊顏色用肉眼看不出差異(色差),重新顯現本來當初的顏色,這叫重現性好,或稱為顏色穩定性佳。反之不能重新顯現本來當初的顏色,看得出差異(色差)這叫重現性(再現性)不好,穩定性差。
如果是先前100組配方如今在化驗室重染一遍有80組未經調整就相符,我們稱作80%重現率
目前市面上優良的公司化驗室重現率80-90% 特優是90%以上, 70-80%中等50-70%算不良50%以下算是劣等化驗室自已做出配方跳動不準確,如何送出到現場(車間)根本可不能取信于現場(車間)。
化驗室重現率不良(穩定性)原因如下:
1).滴液機的調適或規劃不佳,(若手工滴液則稱抽吸不正確)
a.:染料母液稀釋比例濃度不佳,手工作業吸管的選用不當,
●目前用的滴液機一般色每支染料都規劃3個濃階,淺色系列4個濃階極深色,只要2濃階,但最重要的是滴液作業時計算出來的滴液量不能低于2g(公克)
因滴液機的滴液誤差是±0.02 g兩者比例為1%在1%色光誤差程度無法用肉眼辨識,往往有些人不理會此機器發出來的警告,甚至移除此信號,如果有此警示就要將染料增加一個濃階的母液瓶;
●如果用手工吸管的工廠,以為很落伍就認定精準度有問題,只是抽吸滴液速度沒有滴液機快(及人的訓練須花時間)如此而已。
但每支染料規劃仍然是3個濃階,淺色系列4個濃階極深色只要2濃階,
唯有要注意的是:
①使用吸管原則上不得使用5cc以下的吸管,通常用5cc及10cc或20cc
②選擇稀釋母液且用5cc以上吸管作業時,計算出來的抽液量不能低于1cc
例如5(g)紗(或布) 染料配方0.0432%
在化驗室就要準備 0.5% 0.05% 0.005%
抽吸方面(特別注意)
則經計算要用 0.05% 4.32cc
故使用0.05%母液 用5cc吸管抽吸4cc
再使用 0.005%母液 用5cc吸管抽吸3.2cc
泡制母液方面(特別注意)
用小數點下二位天平稱5(g)稀釋到1000cc做成0.5%
接著用0.5%取100cc稀釋到1000cc做成0.05%
再接著用0.05%取100cc稀釋到1000cc做成0.005%
注二
★下三位天平不宜因太貴且稱量速度太慢雖然天平精密做出來的結果未必準確
★稀釋母液要一氣呵成且禁用稱0.5(g)泡1000cc成0.05%濃度,完全要用稀釋法才正確
★以上論及天平及吸管的方式,是數理上有效位數的精準值,這是如何讓化驗室精準,
將來如有須要再請大師們討論,千萬不要被〝精密就會精準〞造成你的迷思
③吸管的正確選用尖端式與非尖端式吸管,使用方式必須特別教導如何作業,每日要檢查吸管之清凈及滴口有無破裂或缺口,不良吸管及時更換:
●稀釋母液注意要點
稀釋母液上面已經說過完全用稀釋法,而且取稀釋之前之母液必須確定充分攪拌當時取出,停留的話母液就開始沉淀,沉淀一發生所取出之濃度就未必我們期待,可能就是較淺的溶液濃度。
b.稱量天平用久了準確度不良:
天平使用一段時間之后,精準度都會有偏差現象:如果沒有定期的校正,當然稱染料的精確度勢必差,試色的重現性是不良,沒有校正的話就可以自行檢查出來;
例如稱5(g)染料容器53(g)
通常步驟是①容器53(g)放上天平安定之后歸零②放入染料粉稱5(g)
檢查可以下列方式發現
容器待天平安定歸零后容器內放稱量紙,接著染料粉稱5(g)放到稱量紙上
例如染料連同紙稱的結果是5.00(g) 再將染料含稱量紙取出一并另行稱量,這個時候可能是5.03 4.96 5.00 ...從這個地方鑒定之。
故所有天平:不要相信名牌的天平,要相信自巳〝眼見為憑〞
每兩星期天平的校正是必要的
c.對沉淀性染料管理不當
●滌綸是以分散性染料為主,它們有染料沉淀的問題,沉淀性質的染料在滴液機.都要設定排液的動作參數,包含滴液初始要排液動作,滴液中途也要有排液動作,否則會將久存液管內染液因時間而沉淀現象,而造成濃度不均勻的染液滴下,雖然是滴液重量精準,但每次使用濃度不同也是枉然沒用且失準,尤其是早上開機,用手工強制多幾次排液動是最安全;
滴液機設定沉淀防止的功能不但要特別注意加入排液動作,同時要求員工不可因為好奇而去觸按刪除;
●在自動滴液機要記得設定攪拌動作,尤其在晚上停止滴液后染液的攪拌,及排液動作,要特別關注;
●手工抽吸染液,使用前的充分攪拌持別重要;
d染料母液(溶解)儲用壽命管理方法不佳
●染滌綸用分散性染料壽命較長, 48小時變質(是每2天必須要更換染料的意思,棉用的活性染料一旦經過溶解,18小時以后就變質),如果壽命時間到期沒有更新,染料因水解濃造下降色相改變’自然造成重現性差,使用這過期的母液滴液就會失準.當然重現性(再現性)不佳;
●手工抽吸由于使用前才做搖晃攪拌動作,自動滴液機是24小時的攪拌,所以壽命較長可以耐到4天;
●但是水質差的狀況下, 壽命減少一半;
基于水質差的問題,很多任務廠改用RC(逆滲透)造出的純水做為泡制母液,其余染液用水仍然與車間一致同步,才不致于再形成水質差異問題。
2)染杯缸壁上附著上回殘留染料。
染杯在使用之前一定要確實,不會有附著上回殘留染料的程度,洗完缸杯后染若染缸機壁仍沾有其它染料沒洗凈,在染色過程時染料就會游離出來污染到試色布上,尤其是淺色系列或對比色系列,它們對極微量的染料很敏感,只要微量的污染色相顯著的改變,一般人用肉眼便看得很清楚;因此控制染缸的清凈程度是極重要的一個環節(杯蓋上的墊片也是)。如果是附著上回殘留染料,這次染色就沒有把握染出我們期盼的顏色,當然重現性就不佳
改進(管理)方法:
●在化驗室淺色(或極淺色)的染缸,與中深色染缸最好是分開使用。
●染色前染缸必須要完全清洗干凈,為了安全起見,用下列方法鑒定目前洗缸是否合于標準。放入一片布,試著用染色的升溫條件,而沒有放入任何染料.接著依染色的升溫條件染色,染完后核對試布的顏色與當初下缸前一定要相同。相同則表示已經干凈了。
●若是有污染的話表示染缸還殘留染料;那么必須重新再清洗,同樣的依上述方法再鑒定一次。
●杯蓋上的墊片也是檢查要項,會污染呈現色彩或破損的墊片,及時更換。
●洗缸用的保險粉(Sodium Hydrosoulfide)注意結塊失效以及投入染杯時機;
3).染液酸堿值(PH值)控制不佳
滌綸分散性染料染液酸堿值(PH值),不但會影響紗(布)色相,而且深深的
影響染料最終吸收的狀態,完全相同的配方例如酸堿值(PH值)控制在4.5
以及在PH在5.5染出的結果就是不盡相同,尤其是丈青/黑色/綠色等(SF或F Type 染料);
●有鑒于此染色控制最終酸堿值就變成極重要的關鍵,而且差額要愈小愈好例如PH4.5則要控制到PH4.5±0.1之間,不良的PH控制當然會導致于重現性低,想要控制PH值每次都是一致的話,不但是冰醋酸的量要正確,而且其相對的緩沖溶液(Buffer Solution)量在0.6 g/l也要正確.假使化驗室作業人員每次使用是用一致量.而無心去理會眞正有效值.那么染色重現性就會大大降低,在化驗室每天早晚應下工夫去核對一次,是必行的功課。
●冰醋酸具揮發性,放置一段時間酸度就會降低,在夏天或容器蓋子沒上緊有效成份即變少,化驗室作業人員每次使用是用一致量.而不去理會眞正有效值.那么染色重現性就會大大降低。有些公司為了省成本使用代酸,如此則阿彌陀佛難善了。
●測量PH值用PHMeter(表)是必備的儀器,
(用PH試紙太粗糙,測量精度到0.1似乎有困難)
●緩沖溶液(Buffer Solution)量在0.6 g/l也要正確.往往化驗室怱略了此重點,
造成染前酸堿值(PH值)在4.5染后卻變成5.0-5.4;如果加入緩沖溶液
(Buffer Solution)就會染前4.5染后4.6-4.7對染色安定性重大影響,
同時使用量在0.6 g/l也要正確,否則重現性理所當然不佳(有人建議使用硫安但效果比較差要注意)
4).滌綸分散性染料染色溫度,及恒溫時間
滌綸分散性染料染色溫度是極敏感,尤其是丈青/黑色等(屬于SF及F型)的染料通常染色溫度是130 ℃ 它染出的色如果差到 ± 1.0℃ 的色,即是利用132 ℃相同配方;顏色也不相同,化驗室內部有數部打色板的試色機,若溫度沒有經常校正,每一臺機器不同溫度,當然重現性差是不意外的。
●其實在經驗中幾乎每一臺試色機多多少少溫度有偏差,正常的機器偏差在±1.0- 3.0℃,不好的溫度差異甚至到5.0℃;因此若沒有經常性的溫度校正,現場(車間)的重現性不佳;我們必須堅守調整后目標值是±1.0℃。
●特殊135 ℃ 140℃的染色(其實很多任務廠也正在用此法),恒溫時間縮及均染性高5-10倍的優點:恒溫時間淺色5分鐘中色10分鐘 深色20分鐘在化驗室每一機臺是否能在期盼時間內進入比例帶,以及進入比例帶很迅速達到實質恒溫點。
●恒溫點到達后立即持溫,試色機的溫度是否有漂浮的現象,在指定溫度以下漂浮代表溫度不足;在指定溫度上漂浮代表溫度超過;
●從比例帶進入持溫階段所花時間太久,會占去持溫時間,表示眞正期盼的持溫時間不足,
5).試色機的配合性
目前在化驗室所使用機器,有甘油式,紅外線式,玻璃沙無甘油式;各類形試色機有其優點缺點,如果是將溫度提高到135-140℃則紅外線試色機是很好的選擇,但很多的制造廠商未必達到化驗室精密的需求,反而弄巧成拙,造成同批下缸的每一杯溫度差異;如何選購優良制造廠商及如何鑒定調適,才不致于影響重現性;請參考本論壇〝紅外線小樣機優缺點,選購及應用綜述〞有細說
6).染料裝取/儲存不當
其主要的說明重點在于染料本身有吸收空氣中的水份現象,染料一旦開桶的那一刻起就不停的吸收水份直到飽和為止,分散性染料吸水率最高到18%
例如:放在化驗室的染料今日使用之時已吸濕量4%而下一次使用時已吸濕量到達11%那么這兩次染料濃度相差到7%當然重現性不佳。
因為只要染料濃度差到3%人的肉眼就可以判別出來,因此在化驗室的染料如何保持低而固定的含水率是很重要的一環,很多的化驗室忽略了這重現性關鍵點:
a.染料裝取的那個時候含水率就開始變化,從染料儲存室裝取就要想辦法保持當時的含水率;一直到化驗室這段路程,可能會通過高濕度的染房,如何想辦法不要曝露在含水份高的空氣是極重要的關鍵點,化驗室人員可以用封密性很好的瓶子或塑料袋子盛裝是很好的辦法。
b.在化驗室往往有泠氣空調,有泠氣時空氣的濕度很低,染料在此時沒有水份可吸收,當然不會有吸濕性的變異問題,但是在潮濕的冬天或春天梅雨季節,人們認為泠氣已不須使用,當一旦打開染料儲存瓶來泡制染料母液時,染料即不客氣的吸收外界的濕氣,若操作者沒有實時的關密瓶塞,長時間的曝露在潮濕的空氣中此時已吸收相當多的水份,這吸得很多水份的染料就等到下次稱量泡制母液時使用,由此看來這次泡制的母液濃度當然比下次泡制的母液濃度高,那么化驗室的重現性當然不佳;
再現性檢驗及人員訓練
所謂色差(重現性)好,就是在化驗室今日的配方改天在化驗室重染一遍,結果是兩塊顏色用肉眼看不出差異(色差),重新顯現本來當初的顏色,這叫重現性好;這牽涉到機器本身重現性良好及包括人員手順的重現性;
●人員的重現性必須員工新進廠即開始核對,核對方法如下僅供參考
①選擇視覺敏感色系諸如淺灰/咖啡等二色
②只提供染料粉及布及助劑等化學藥劑,完全自已操作,
從剪布>稱藥>泡母液>抽吸(滴液)>PH調整>下缸>還原洗>柔軟
不停的重復做,初期做出來的是亂七八糟,直到10天過后才穩定下來,兩星期之內能穩定下來,此時色差△E=0.3-0.4以下者才有資格做為本廠打色樣板人員,否則后患無窮永不得安寧;
●化驗室全體重現性也要每日核對
每日有指派一位①染最敏感的淺灰或咖啡②利用化驗室現有泡好母液樣布機器試染從 抽吸(滴液)>PH調整>下缸>還原洗>柔軟比較每日的變化,一旦有變異立即停;
化驗室配方放樣到車間(現場)配方不準的原因
并非只要化驗室的內部重現性良好,即表示配方放樣到現場(車間)就可以染得準確無誤.事實上往往化驗室的配方放樣到現場(車間)準確性(重現性)很差;
下面討論兩部門間的重現率差的原因,其因素如下:
1).化驗室染紗后的外觀異于車間,形成符色困難
化驗室試色(打色樣板)使用的紗,有一類是車縫繡花用線(因紗有加捻故染前染后外形沒有大變化);另外一類是原絲,經假捻富有膨松征彈性,這類紗在染廠是以筒子紗球狀態,繃住限制紗在高溫自由收縮,而化驗室如果是直接退紗放入染杯出來的紗樣會大量收縮,顏色較實際拉直繃緊較深;假如以降低配方來配合自巳的視覺車間的結果反而就會變淺矣;如此重現性差。
為了防止這類事情,化驗室試樣之紗勢必配合車間以特殊收縮處理后才可用,切忌偷懶直接取紗放入染杯;這個后果是配方放樣到現場(車間)勢必是染得無法準確,當然配方放樣到現場(車間)的重現性不佳。
提高重現率的方法:就是放樣到現場(車間)的配方,是用收縮過的紗
2).化驗室與現場(車間),控制染液酸堿值(PH值)不同
●前面已經述及酸堿值(PH值)的重要性,如果控制不佳,則顏色準確度大打折扣,重現率則大大降低;
●不只是現場(車間)與化驗室要有大家一致的觀念,而且利用表格來掌控現場(車間)的酸堿值(PH值),其方法是
a.PH(酸堿值)其表格包含酸的量及相對緩沖溶液用量,
b.試色前PH值要控制多少,試色后會改變到多少做成長期的經驗值
c.當然現場(車間)酸的儲存不當時會揮發出去,揮發后酸度就改變尤其在夏天氣溫高,因此要小心保存酸是重要課題,而且要隨時注意酸的有效值
d測量PH值要用PH 表,使用試紙太粗糙,且控制到±0.1切忌馬馬虎虎。確認OK后才正式升溫。。
e,有些公司為了省成本使用代酸,如此則阿彌陀佛難善了
●有些工廠要求更嚴格,大部份(三分之二的顏色)是PH4.5(三分之一顏色) PH5.5 如此則緩沖溶液及其用量要注意;少數的顏色 PH3.3 使用的酸及其緩沖溶液則更特別控制,化驗室及車間(現場)之間連系要相當密切。
3).染色溫度不同或染色曲線不一致:
a.溫度不一致:
前面已經述及滌綸分散性染料染色溫度是極敏感,尤其是丈青/黑色??(或屬SF及F Type)若是化驗室的試色機與車間(現場)染機溫度沒有經常
校正,染出顏色不會相同,當然重現性不相同是可預期的。
校正方法是全工廠統一用一支溫度計,來做經常性校正。
b.染色曲線不一致:
在染滌綸分散性染料的時候,有些色系因紗質量(質量)不佳;或為了快速染色縮短染程時間,往往車間(現場)依突然將染色溫度曲線改變,在此之前化驗室的試色者并沒有接到告知.讓在持溫的當時可以有高出正常溫度到135或140℃,且要短暫10-20分鐘,,如此可以得到非常均勻的結果且縮短約30分鐘以上時間;
如果化驗室與車間(現場),沒將化驗室試染機以及車間溫度做實質調適,
統一使用德國(或日本)制的留點溫度計量測;最好用美國制的子彈形微電腦溫度曲線記憶器測量;
尤其是比例帶到恒溫結束,這段曲線化驗室與車間(現場)是否能一致吻合,如果有差,兩者呈現顏色即有可能偏差,當然重現性不佳
●最高點溫度的偏差:其調適是在微電腦溫度控制內部
●溫度的漂浮:其調適是在微電腦溫度控制內部PID值
再加上染機蒸氣閥(或泠卻閥)進口閥門大小調適
c.以上有很多細節我在〝紅外線小樣機優缺點,選購及應用綜述〞有細說,敬請參考避免再贅述。
●提高重現率的方法:就是化驗室與現場(車間)要經常性做,染色溫度曲線檢查,那么做出來的配方當然可預期再現性會良好
4).助劑用量車間(現場)與化驗室同步性差:
●如果化驗室只顧著染出色就好了的心態,往往不經意的在染色的過程中多加一些均染劑,來防止色花,而沒有顧忌因加多均染劑會有〝消色〞的現象;或車間(現場)為了克服紗的質量(質量),加進特殊的吸收均染劑;
這類別的均染劑都會影響吸收最終結果,不是消色作用就是色相偏移現象;
化驗室與車間(現場)助劑用量一致性是極為重要一環,沒有一致性當然重現性低。
●助劑的使用方式:工廠應將分散劑與均染劑明文規范例如:
淺 色:分散劑g/l 與均染劑g/l
中 色:分散劑g/l 與均染劑g/l
中深色:分散劑g/l 與均染劑g/l
極深色:分散劑g/l 與均染劑g/l
a.在本人的經驗中不建議使用一種單一商品叫〝分散均染劑〞因為分散劑與均染劑是具相交錯性,例如淺色分散劑要少而均染劑要加多,反之深色分散劑要多而均染劑要減少使用。
b.吸收均染劑是用%計算依紗重而非g/l方式計算
提高重現率的方法:就是現場(車間)要染色之前再做一次確認配方,使用現場(車間)相同的助劑方式,做出來的配方當然可預期再現性(重現率)會良好
5).化驗室色樣沒做還原洗及平滑柔軟加工:
現場(車間)經這些工程因而顏色有變異,若是化驗室只做出色樣而己省略了還原洗及紗柔軟的流程,既使是染色的結果現場(車間)與化驗室的色正確一致,但現場(車間)一旦做了還原洗或平滑柔軟的流程幾乎都會變色的現象,由此看來重現性不佳是其來有自,
其改進的方法是
每次現場(車間)要染色之前,化驗室再做一次確認配方的同時要執行還原洗及柔軟流程
6)對色的一致化(標準化)
化驗室要將①染出樣②還原洗后色樣③柔軟劑處理后色樣貼好整理送車間讓他們比對之用,上述3種色樣只送車間一種或部份,都會導致車間染色正確予否混亂局面:當然重現性就捉摸不定了;
7).化驗室與現場(車間)使用染料批次不同(或染料的儲存放置方式,造成染料含水率差異)
a.前面已經述及化驗室人員從封裝染料開始到泡制母液為止,染料含水率時時刻刻的有升高的頃向,如果現場(車間)染料房嚴格控制潮濕,而化驗室也嚴格控制潮濕,但只要從儲放位置裝起染料開始到化驗室之間,就足以讓染料吸收大量水份了,就會造成重現性不良。
再則如果化驗室或現場(車間)染料房間沒有嚴格控制潮濕,那么重現性的問題就會變得更差。
b.染料出廠標準的允許濃度差在±3%,在同一批號的染料并沒有±3%的誤差,然而有些化驗室的習慣每次裝取染料量很多,往往足夠讓化驗室半年使用,殊不知在半年內早已換了好幾批的染料,如果裝取到化驗室的染料是屬于濃3%,而目前現場(車間)使用的是淡3%,如此的話化驗室的配方準確就不佳,換句話說就是從化驗室放樣到現場(車間)的重現性不佳;
以下染料保存控管方法:
染料不管是化驗室或現場(車間)的染料房,要嚴格控管不能將染料曝露
在潮濕的環境,
●在化驗室一定要控制濕度使用泠氣,冬天過泠的話也要利用除濕機來控制濕度。若以上有困難的話至少隨時隨地要蓋緊染料瓶塞,同時放置于小型的除濕箱內。
●在現場(車間)的染料房也一定要控制濕度,使用泠氣機或除濕機來掌控濕度,不要誤認為泠氣是要給工作人員使用的,它是讓染料室永遠是低濕度環境;
8)水的因素
部份分散性染料對水中重金屬離子,色相造成偏差,尤其是鐵離子水質;控制
差的現象只要前后差一小時,即會大量改變重金屬含量,化驗室的試色與
車間染色無法用同一小時內的水質,因此管控水質變得相當重要;也就是說會影響重現性
●使用金屬封鎖劑是沒有辦法之辦法
●用降低PH值也是辦法之一例如PH 3.3-4.0
化驗室有另一組人員來處理覆色流程
除了上面第8)項的敘述:
對于水的控管外,其它的方式就是在化驗室重新依車間(現場)條件執行一次, 所得的配方就會很準確, 要依據車間(現場)條件這些是:
●相同酸堿值(PH值)
●相同的助劑用量
●相同染色曲線
●相同批次染料
●經特殊處理的外觀紗
●相同做還原洗及柔軟加工
這就是所謂的 ‘覆色’ 流程,化驗室有另一組人員,依車間(現場)關鍵性條件重新核對即將要染的配方。用此方式車間與化驗室會有很穩定的重現性;
目前化驗室都是為了打板色樣呈交給客戶核可的目的,己經忙不過來;另外加重復色工作,則化驗室的作業人員會叫苦連天,況且覆色工作與試色工作性質及關鍵重點不太相同,因此我建議如果要整頓染色工廠重現性,以成立一個專案團隊,這個覆色工作就交由此成員處理,試驗重現性成績出來再來擴大;如此才易成功。(以上請參考〝紅外線小樣機優缺點選購及應用綜述〞結論)
重現性報表及評定
染整廠需要評定車間(現場)重現率以及化驗室放樣到車間的重現率,以下是本人建議的報表僅供參考,此表不但可以計算(量化)重現率而且可以追查到影響可能的因素,做為改進之依據
A.表格要項
色樣格 1.0*1.0㎝
色號,紗別,試色日期,試色打色樣者,染色日期
染色缸號,染色曲線代碼,染色者
染色指定(或實際)PH值,實際配方(含染料代碼及配方)
染料追加套色量:第一次第二次(含染料代碼及配方)
修色方式:直接追加套色量, 直接退色追加化驗室重新套色,色花修正…等
以上染滌綸若染棉要增加〝染缸液量〞及〝化驗室浴比〞刪除
〝染色(或實際)PH值〞,其實自巳可以依各工廠自己需求而定。
以橫式排列格距約1.5 ㎝
從上述方式做成表格,你可以發現是某染缸出問題:或試色配方人員問題,或某染料出問題,或某一天化驗室出問題等等
B.重現率計算用上述表格也可以統計
車間(現場)自己內部重現率
化驗室配方放樣到車間(現場)重現性
生產工廠重現率
例如染廠染色500缸需要修色追加共計50缸
其中化驗室放樣到車間100缸其中有15缸需修色追加
工廠總計重現率=100%-(總修色缸數÷總缸數)%=100%-(50÷500)%=90%
車間重現率=100%-[車間舊配方修色缸數÷車間舊配方染色缸數]%
=100%-[(總修色缸數-放樣到車間需修色缸數)÷(總缸數-放樣到車間需缸數)]
=100%-[(50-15) ÷(500-100)]%
= 100%-8.75% = 91.25%
化驗室放樣到車間重現率=100%-[放樣到車間需修色缸數÷放樣到車間需缸數]%
= 100%-[15÷100]% = 85%
后記
所有棉紗(活性染料)滌綸紗(分散性染料)重現性問題完畢,如釋重負,但又很惶恐會誤人誤事,以上所述數據的來源頗多,如果對各位有所幫助的話,我們要感謝一堆人,含:大學時代的教授們,出了社會工廠老板,日本技師,染料公司,助劑公司,及所有看過的歐美,日,韓,臺灣香港及東南亞各個工廠,累積而成;
深信正常學理上的問題每個人都是正確無誤,而這些在書本上沒討論的事情,反成為現今質量(質量)關鍵點,吾以親身感 受邀大家共同參與研討,由于細節繁雜,很多地方一筆帶過,如有需要盼大家不吝指出,錯誤的地方必定頗多盼諸位大師指點至為盼禱。
推薦閱讀:
超低浴比(1:4)如何打板打樣?
染色配伍性與重現性及色花關系
為什么滌綸超細纖維織物的染色牢度比普通的滌綸織物要差呢?
掃碼關注賽尼科 獲取更多印染紡織資訊
賽尼科:致力于紡織品手感風格開發,提供各項牢度解決方案,功能性產品工藝設計與提升,積極推動高濃縮助劑的實際應用。免費提供功能性紡織品整理難題技術方案,24小時咨詢熱線:18148619344(微信同號)。主要硅油系列有:冰感硅油、軟滑硅油、挺滑硅油、親水硅油、膚感硅油、絲光平滑硅油、奧代爾硅油、莫代爾硅油、增深硅油、嵌段硅油、三元共聚硅油刺毛硅油、錦棉羅馬滑彈硅油、 連體褲面料專用硅油、低聚物去除勻染劑、印花手感提升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