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66586101
針對黑色滌棉交織彈力稀薄織物難以獲得深濃色澤的問題,采用分散/活性染料連續軋染染色工藝,對滌棉交織彈力織物進行染色。探討了前處理工藝、染料結構、染色方法、染色條件、后整理等方面對黑色深度的影響,并提出了解決方案。
隨著市場的發展和人們對顏色的需求,特別是對黑色顏色的要求越來越高。一般情況下,印染廠做的大貨需遵循“寧可深不可淺”的原則才能滿足客戶的要求。但是,不同的客戶提供的標樣各異,有同大貨織物相同的,有同大貨織物不相同的,有QTX文件值的等。對于同大貨織物相同規格的深度容易解決,但對于同大貨織物不相同規格的則不易解決,特別是滌棉交織彈力稀薄織物更難。
本文介紹了獲得深黑色的滌棉交織彈力稀薄織物的染整加工工藝,通過合理選擇前處理工藝、染料、染色方法、染色條件、后整理工藝,達到提高染色深度的目的。
1.實驗部分
1.1材料和儀器
織物:Cl4.5tex×T75D+40D,206×111,127 cm,滌棉交織彈力織物。
染化料:分散黑、活性黑、滲透劑、前處理助劑、食鹽、燒堿、純堿、后整助劑、平馬素。
儀器:電子天平、軋車、烘箱、汽固中樣機、玻璃棒、燒杯、量筒、溫度計、電熨斗、電腦測色配色儀。
1.2前處理工藝
前處理工藝流程為:翻縫→燒毛→打卷→退煮漂→定型→絲光。
1.2.1燒毛
滌棉交織彈力織物與常規滌棉混紡織物不同,燒毛要求車速l50 m/min,火焰溫度1100℃,風壓11-13 MPa,落布溫度低于50℃。
1.2.2打卷
打卷工藝為:燒堿l8-20 g/L,車速60 m/min,溫度為30-35℃,轉動堆置時間3-4 h。
1.2.3退煮漂工藝
為獲得優良的前處理半成品,選擇兩種不同的退煮漂工藝對織物進行處理,以期為提高滌棉交織彈力稀薄織物黑色深度提供條件。
(1)兩步法前處理工藝
工藝流程:織物→浸軋退煮液(軋余率100%)→汽蒸(100→102℃×50 min)→熱水洗→冷水洗→軋水(軋余率60%)→浸軋氧漂工作液(軋余率95%)→汽蒸(98-100℃×30 min)→水洗→熱水洗→水洗→烘干。
退煮處方:(g/L)
燒堿 l8-20
分散螯合劑 2-6
去蠟劑 4-6
漂白處方:(g/L)
雙氧水 10-l2
五水偏硅酸鈉 8-10
精練劑 6-10
螯合劑 3-5
(2)一步法前處理工藝
工藝流程
織物→浸軋退煮漂液(軋余率100%)→汽蒸(98-100℃×30 min)→熱水洗→冷水洗→烘干
退煮漂處方:(g/L)
雙氧水 10-12
五水偏硅酸鈉 8-10
精練劑 9-l5
螯合劑 3-5
1.2.4定型
因是滌棉稀薄彈力織物,定型機溫度不能太高,溫度以l95-200℃為宜,車速50 m/min,落布幅寬同客戶要求,落布溫度低于50℃。
1.2.5絲光
燒堿210 g/L,車速60 m/min,落布幅寬同客戶要求,落布布面pH值控制7.5-8。
1.3染色工藝
1.3.1染色工藝流程(兩浴法)
軋分散料→烘干→焙烘→還原清洗(燒堿30 g/L、保險粉30 g/L)→水洗→皂洗→水洗→烘干→軋活性料→烘干→軋固色液→汽蒸→水洗→皂洗→水洗→烘干。
1.3.2染料選擇
對于稀薄的滌棉交織彈力織物在染黑色時,分散染料要選擇中溫型的高力份的染料,活性染料要選擇雙活性基團的高力份的且溶解度高耐堿性好的染料。
1.3.3染色工藝處方
實驗所用滌棉交織彈力織物經向為純棉纖維,緯向為滌綸纖維,棉纖維的成分比滌綸纖維的成分所占比例高,因此通過調整分散和活性染料的用量來提高顏色的深度。
處方一:(g/L)
軋分散:分散黑 40
平馬素 15
軋活性:活性黑 55
平馬素 15
處方二:(g/L)
軋分散:分散黑 75
平馬素 15
軋活性:活性黑 40
平馬素 15
織物軋余率控制在60-65%,紅外線預烘要均勻,烘室烘干溫度為80-85℃,以確保左中右色差及布面泳移的穩定性。
1.3.4焙烘
在確保織物彈力的前提下,焙烘溫度盡量選擇較高的溫度,焙烘溫度為198-200℃,時間為60 S。
1.3.5汽蒸
工藝處方:(g/L)
食鹽 200
純堿 20
燒堿 6
活性染料汽蒸時,堿劑的用量要足夠,要在食鹽和純堿用量不變的條件下調整燒堿的用量,對比選擇燒堿的用量與得色量高低,選擇得色量高的工藝為最佳。同樣,汽蒸的時間也是在固色劑不變的條件下,調整汽蒸時間的長短,對比固色劑的用量與得色量高低,選擇得色量高的工藝為最佳。根據實驗結果汽蒸的溫度為100-102℃,汽蒸時間為60 S,燒堿用量6 g/L.
1.3.6水洗、皂洗、烘干
織物出汽蒸箱后先要用冷水洗凈,再用95℃以上的皂洗液皂洗60 S,然后用冷水洗凈烘干。
1.4后整理工藝
1.4.1工藝流程:
軋后整理助劑→拉幅→預縮。
1.4.2后整理工藝:
處方一:(g/L)
特殊后整助劑 30
處方二:(g/L)
一般后整助劑 30
一般的后整理助劑對稀薄滌棉交織彈力織物黑色提高深度不是很大,但是如果選擇親水性較好的特殊后整理助劑就能顯著提高黑色的深度。拉幅機溫度控制在130-132℃,車速30 m/min。
2.結果與討論
2.1前處理工藝對顏色深度的影響
兩種前處理工藝處理后半成品的質量指標及對顏色深度的影響結果分別見表1和表2。
表1前處理半成品質量指標
表2不同的前處理工藝對顏色深度的影響
由表l表2可知,兩步法前處理工藝一步法比前處理工藝的半成品指標高,半成品測試的L值小,兩步法前處理工藝的染色深度較高。兩步法前處理工藝經過堿退漿后去除了紗線的漿料,減輕了煮練的壓力,因此,提高稀薄滌棉交織彈力織物的前處理效果工藝尤為重要。
2.2染色工藝對顏色深度的影響
兩種染色工藝對顏色深度的影響結果見表3。
表3不同的染色工藝對顏色深度的影晌
由表3可知,染色工藝一比染色工藝二的L值小,因此前染色工藝一的染色深度較高。所以在布面飽滿的情況下,滌綸上的分散染料用量越少顏色深度越高。提高稀薄滌棉交織彈力織物黑色深度時,合理選擇滌棉染料用量的比例是影響顏色深度的重要因素。
2.2后整理工藝對顏色深度的影響
兩種后整理工藝對顏色深度的影響結果見表4
表4不同的后整理工藝對顏色的影響
由表4可知,后整理工藝一比后整理工藝二的L值小,因此后整理工藝一的染色深度較高。所以在顏色深度很難達到客戶要求的情況下,選擇一個合理的后整理助劑工藝非常關鍵,,非硅增深劑FREETEX-6204適合活性、硫化、分散、酸性染料用,適用棉、滌綸、錦綸等面料。30g/l增深50%超強耐洗,可在缸中用,可跟硅油同浴使用可增強親水性。
除了上述三個方面外,提高稀薄滌棉交織彈力織物黑色深度還要考慮選擇力份高、溶解度好、擴散性好,提升性高染料和最佳的染色工藝條件才能提高顏色的深度。
3.結論
采用用分散/活性染料連續軋染染色工藝對滌棉交織彈力織物染深黑色時,通過選擇合理的前處理工藝、調整棉纖維和滌綸纖維的染料用量、選擇合理的后整理助劑、染料和染色工藝條件,可以提高顏色的深度。
請添加微信(13826014184)免費領取樣品,
掃碼關注賽尼科 獲取更多印染紡織資訊
賽尼科:致力于紡織品手感風格開發,提供各項牢度解決方案,功能性產品工藝設計與提升,積極推動高濃縮助劑的實際應用。免費提供功能性紡織品整理難題技術方案,24小時咨詢熱線:18148619344(微信同號)。主要硅油系列有:冰感硅油、軟滑硅油、挺滑硅油、親水硅油、膚感硅油、絲光平滑硅油、奧代爾硅油、莫代爾硅油、增深硅油、嵌段硅油、三元共聚硅油刺毛硅油、錦棉羅馬滑彈硅油、 連體褲面料專用硅油、低聚物去除勻染劑、印花手感提升劑